《甘孜日報》 2013年12月23日
阿熱曲杰與華丘寺傳奇
冬月十五,是阿熱曲杰的升天寂日紀念活動,同時舉行寺廟換屆交替。
至今華丘寺還保存著巴基·阿熱曲杰的貴物:“阿熱色姑”金菩薩、“阿熱直面”鈴鐺、傳說龍王賜給阿熱曲杰求雨的法寶海螺“阿熱鑼布”等,以及阿熱曲杰居住遺址“阿熱康峰”。
海螺一物至今在民間留下了許多神秘的傳說。 言傳阿熱曲杰到了晚年,準備密修3年,在阿熱貢巴一間密室里,活佛靜坐了一年,每隔3日一位小扎巴從窗外送進小碗奶乳,坐,由凡胎肉體修行至半仙境界。
到了第二年,呷爾河一帶接連七八個月不見一滴雨水,小河干枯,莊稼顆粒無收,人們在饑餓中掙扎。阿熱曲杰得知災(zāi)情,放下修行,作了簡單的準備,帶了一名小扎巴,騎上自己那匹不老的白馬,到今日扎日村的高山大海子做法求雨。
到了海邊,阿熱曲杰叫小扎巴摘來一些盤香枝葉,在海邊設(shè)壇做法祈禱龍宮降雨。整整一日不見海里一片云霧,他便知龍王家中有災(zāi)難,決定下海見龍王,叫小扎巴不斷擊鼓,不見他上岸不能停下手中的鼓鈴。
阿熱曲杰安頓了小扎巴,盤腿而坐,口中念念不絕,不一會便飄飛到海面繞了三圈,突然化為一股青煙潛入海中。 阿熱曲杰見龍宮一片寂靜,一打聽方知龍王和家人都得了重??;他做法,為龍王治病。龍宮里有了生機,龍王家的病治好了,便拿出金銀財寶一定要重謝活佛。阿熱曲杰說:我并非貪財寶而來,凡間半年不見一顆雨,天旱地裂,人畜死亡,請求龍王降雨救災(zāi)民。龍王十分內(nèi)疚,怪自己患病害了凡人。便急令家族上天降雨,還要設(shè)宴款待活佛,活佛只盼雨能早點下來,婉言謝了龍王。龍王見這樣一心為民的好活佛實在難能可貴,就將一個又白又亮的海螺送給阿熱曲杰,并說:今后你求雨不用再艱辛爬涉,需要時敲三聲海螺,會有求必應(yīng)。海螺的故事流傳至今,華邱寺的喇嘛稱此遺物為“阿熱鑼布”并有專人管理這一求雨的法寶。
除此之外華丘寺還收藏有阿熱曲杰親手雕刻的木雕印板《蓮花僧》佛像印板、《度呷》藏經(jīng)圓形印板,印出的經(jīng)文屬隨身配帶的護身吉祥物?!哆_珠枯綠》圓形印板,印制的經(jīng)文,蓋在亡者的臉上。
以上三件文物,從元朝至今,歷經(jīng)歷史蒼桑,至目前,雕刻的文字多處磨平,只有收藏而無使用價值。
華丘寺還收藏有兩百多年歷史的《度呷》經(jīng)文印板一套;嘛呢旗、木雕印板等由本地民間藝人登巴扎西雕刻。
巴基·阿熱曲杰,不僅佛學(xué)修行造化達到最高層次,而且在藏醫(yī)學(xué)方面的研究也堪稱一絕。他翻山到三巖龍鄉(xiāng)一面?zhèn)鹘?jīng)布道,研制了一種被漢語稱為“百定靈丹”的藏藥,藏語稱為“沙昂”。三巖龍的地名是由“沙昂絨”而來,意為“產(chǎn)此藥的地方”,變音為“三巖龍”。
總之,阿熱曲杰降妖除魔,求雨治病,為滿足眾生愿望,根除眾生痛苦進龍宮、下地府的神話故事至今在民間流傳。
阿熱貢巴自20世紀80年代從新開放以來,佛教文化得到集存和保護。目前,華邱寺保存各類經(jīng)本和文物有:《甘珠兒》大藏經(jīng)一套共108部,加上其他各類經(jīng)本共128部;銅制佛像“金剛持”菩薩一尊,高25米,重15噸;“阿熱曲杰”銅制佛像一尊,高15米;“呷瑪巴希”15米的銅制佛像一尊。“薩迦班智達”泥塑佛像一尊;各類小型佛像100多尊。
在民間藝術(shù)普查活動中,發(fā)現(xiàn)最不引人注意的一座古廟,華丘密窩組“直巴啦康”。人們只知道在大集體時是生產(chǎn)隊的洋芋倉庫。此廟建筑面積約60平方米,外觀樸實,無特殊造型,就在路邊,不打眼,直到那年北方墻體一面倒塌,人們才發(fā)現(xiàn)它的價值,傳言紛紛。
直巴啦康古廟藏名,漢語意為“與人煙共史”。聽到這神奇的“直巴啦康”,筆者趕到現(xiàn)場,只見三方立起的墻壁。壁畫佛及手法實在不曾見過。據(jù)關(guān)外活佛和唐長老畫師鑒定,屬佛教初源時最古老的佛畫藝術(shù)作品。
只能拍攝幾張照片留存。“與人煙共史”的“直巴啦康”,它有緣與人煙共史,而與人煙共存的緣不多了。“直巴啦康”古廟及壁畫等歷史無從進行考究。(阿期的確)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