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1年11月29日
◎楚江舒
13年前的這一天(2008年5月12日),會同老領導和州級農(nóng)口部門的許多同志,正在G318線理塘段開展工作。大家忙完工作之后,已過中午一點半了。按照慣例,老領導和工作組及縣上同志一起就近在G318線旁一餐館午餐。大家正吃著,突然我發(fā)現(xiàn)桌子上的湯在晃動,然后整個房屋和桌子都晃動起來。我還認為是晚上加班熬夜導致的眩暈,可馬上發(fā)現(xiàn)其他同志也有這個感覺。頓時,大家都意識到是地震,迅速有序地跑出餐館,站在G318線正在改造的寬闊路段。
地震的波動如一列列火車,從遠至近轟隆隆的傳來,地動山搖的力量讓整個勒通草原,特別是G318線都有晃動。許多同志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州內(nèi)的康定、爐霍或者道孚等縣份是否發(fā)生了大的地震?紛紛關切地電詢這些縣份親友們的情況。很快,消息傳來,是兄弟州阿壩發(fā)生了大地震,且災情十分嚴重。
13年過去了,忘不了汶川“5·12”大地震帶給國人的創(chuàng)痛。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因為8.0級地震造成近7萬人喪生、1.8萬人失蹤、37萬余人受傷……地震發(fā)生后,第一時間全國上下眾志成城,共同投入了抗震救災中,特別是我們的人民子弟兵第一時間深入余震不斷的震中災區(qū),救援深受地震災害的人們。從地震發(fā)生至2008年9月11日,全軍14.6萬名部隊官兵,7.5萬名民兵預備役人員出動,全力挺進余震不斷的汶川地震災區(qū)和北川地震災區(qū)等,展開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以來規(guī)模最大、兵力最多、速度最快、機動范圍最廣的非戰(zhàn)爭軍事行動,晝夜兼程趕赴災區(qū),承擔起搶險救災最緊急、最艱難、最危險的任務,書寫了可歌可泣的壯歌。那一抹綠成為國人和世界為之矚目的鋼鐵長城和堅強臂膀,托舉和搜救出成千上萬的災區(qū)群眾。
忘不了,2014年5月17日我們甘孜州第一期遞進班培訓的同學,利用周六專程到北川地震遺址緬懷的情景。那是汶川地震六周年后受災最為嚴重的北川,仍然保留著災后殘垣,幾乎被夷為平地的老縣城,成了“北川地震遺址”。以“永恒北川”為主題的北川國家地震遺址博物館,其中縣城整體作為遺址區(qū),博物館設在任家坪。地震遺址、公祭北川、北川中學遺址附近總理情懷;昔日繁華的商業(yè)街、茶廠、寺廟、汽車站石下老街滿目瘡痍;被滑坡掩埋的老縣城中學悲情……大家懷著沉痛的心情祭拜,敬獻了菊花,寄托哀思。當聽導游講到派出所干警左宜在地震來臨之際,緊急打開看守所放了2名看押人員,自己卻以身殉職。以及頂呱呱超市義舉等一個個閃爍著人性光輝的動人故事,無不為之動容。坍塌的樓宇和街道,以強烈的視覺震撼力,讓前往者閱讀自然、閱讀歷史、閱讀苦難。那一個個感天動地的人物和故事成為永恒。緬懷中,我們深深地感到人類在大自然,尤其是災難面前的渺小,以及國家和群體的偉大。進而思考到要敬畏生命,科學防災避災,加強避險演練等……在現(xiàn)場,自己還作了首詩緬懷悼念:
汶川地震六周年,
撫今追昔悲慟懷。
舊貌新顏交相在,
大愛涌現(xiàn)中華間。
忘不了,第一支挺進汶川縣城救援部隊的200勇士歷經(jīng)31個小時的生死挺進,徒步強行軍90多公里,在汶川與外界隔絕33個小時后,踏入汶川縣城的那一刻,他們聽到了“一生中最難忘的掌聲”。
忘不了,4999米高空的“驚天一跳”,機上的15名首批傘降隊員,沒有人知道跳下去等待自己的會是什么。因為這是在4999米的高空,沒有地面指揮引導、沒有地面標識、沒有氣象資料……
忘不了,19歲的戰(zhàn)士荊利杰在綿竹的武都小學救援中發(fā)出的“求求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吧!”的大聲跪哭。
忘不了,2008年5月15日,在北川縣城參與救助的解放軍官兵發(fā)現(xiàn)兒童的照片,忍不住痛哭;在倒下的建筑物中,一面國旗屹立不倒。
忘不了,綿竹市漢旺鎮(zhèn)東汽中學最痛心的一幕:一名遇難學生手里緊緊地攥著一支筆。全國人民看到照片后無不心痛哽咽。孩子,希望你在天堂能夠好好的!
忘不了,山體垮塌,亂石翻滾,一條轉(zhuǎn)移被困人員的必經(jīng)之路被埋,再加上泡了一天一夜的雨,泥濘難行。在轉(zhuǎn)移被困人員時,救援官兵用身體搭起人梯,把生命高高舉過頭頂。
忘不了,2008年5月13日,四川北川,剛剛從廢墟中被營救出來的3歲兒童郎錚,向解放軍敬禮表示感謝。這一次敬禮,以生命的名義。
忘不了,2008年5月15日,綿竹市漢旺東汽中學,災難過去80個小時,男孩終于被救援人員抬出廢墟。他說,“叔叔,我想喝可樂”。
……
13年前,汶川地震讓我們遭受重創(chuàng),災區(qū)滿目瘡痍。13年后,重建工作正在穩(wěn)步進行,一座座生機勃勃嶄新的城市已經(jīng)闊步前行。13年歲月沖刷,非但沒有磨去時光的印記,反倒讓我們清晰地看到了國家的制度優(yōu)勢、人民的家國情懷,以及中華民族永不言敗、愈挫愈勇的精神稟賦。當?shù)卣鸢l(fā)生的那一刻,震中不少人心里充滿驚懼,黨中央、國務院迅速成立了抗震救災總指揮部和四川前方指揮部,周密組織、科學調(diào)度,形成上下貫通、軍地協(xié)調(diào)、全民動員、區(qū)域協(xié)作工作機制。在全國黨政軍民的大力支持下,一場新中國成立以來搶險救援難度最大的地震救援搶險迅即展開。震后不到3小時,四川全省四級抗震救災組織指揮體系基本形成。不能忘記,緊急關頭,全國各路救援大軍迅速趕赴四川災區(qū)搶險救災。航空、鐵道、公路等各級交通運輸部門緊急調(diào)集飛機、機車、車輛,快速編組專列,加強鐵路、公路交通保障,實施空中和地面立體輸送,將各方救援力量和重要救災物資、救災裝備送到災區(qū)。不能忘記,地震20多天之后,國務院通過了《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條例》,幾天后,《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對口支援方案》正式頒布,統(tǒng)一部署對口支援任務,創(chuàng)新提出“一省幫一重災縣,舉全國之力,加快恢復重建”。明確要求19個省市以不低于1%的財力對口支援重災縣市3年。只有我們的國家,只有我們的民族,才能在危難襲來時展現(xiàn)如此大愛、如此情懷、如此擔當,彰顯中國特色舉國體制磅礴偉力。
如今,過去13年了,期間多次因工作關系到過阿壩州汶川、茂縣等地,親眼目睹當年在大地震中被撕裂的家園已經(jīng)重建,從大地震中走出來的幸存者也過上了全新的生活。當時受災嚴重的汶川、北川等地如今也已經(jīng)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座座新樓拔地而起,曾經(jīng)支離破碎的城市撫平了滿身傷痛,已經(jīng)重新屹立于希望之中。
今天,在抗擊新冠疫情的斗爭中,不乏從汶川地震中走出的孩子。當年,17歲的劉佳被部隊官兵從學校廢墟中救出來時,就許下長大后也要像解放軍一樣幫助更多人的心愿。12年后,她已成長為軍隊醫(yī)院的一名文職人員,疫情發(fā)生后,她主動請纓,奔赴戰(zhàn)疫最前線。同樣,汶川地震時被白衣天使救活的初二小女孩焦祖惠,現(xiàn)在也是一名護士,當她從電視上看到湖北人民的處境就像12年前的四川時,就主動報名來到孝感,投身戰(zhàn)疫一線……從中,我們看到的是薪火相傳,看到的是精神血脈的賡續(xù),看到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發(fā)生汶川地震之后的第二年,5月12日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防災減災日”。這既是順應社會各界對防災減災的關注與訴求,也是提醒國民更加重視防災減災,努力減少災害損失。今年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防范化解災害風險,筑牢安全發(fā)展基礎”。我們需要進一步提高地震等災害預報水平,構建應急救援體系,提高防災減災能力,才能安慰在地震中遇難同胞的亡靈,聚集更加強大的中國力量,讓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有更加堅實的依托。
傷痛雖已遠去,記憶銘刻于心。13年里,我們從未遺忘過。大地震帶來的傷口雖已愈合,但無盡反思卻不會結(jié)束。在思與痛中刻寫時日,也在傷與勇中重新出發(fā)。請別忘了,是誰,給了我們重新出發(fā)的底氣和勇氣。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