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4年03月15日
◎榆木/文 胡廷輝/圖
別人說,真正炙熱的深愛一個人,最大的表現(xiàn)方式就是以我之姓,冠你之名。如果說最大程度的深愛就是把兩個原本無關的事物緊緊相連在一起,提起一個就能想到另外的一個的話。那我想,甘孜之行所聞所見中,碉樓之于丹巴,丹巴之于碉樓,應該是深愛的存在了!千碉之國的人民是有多么的熱愛碉樓才會把自己的名字和碉樓緊緊的結合在一起!
如果說衣著艷麗、高挑健美、輪廓分明、深情嫵媚的丹巴美女,實現(xiàn)了所有女孩子心中的浪漫的公主夢,少女心,是丹巴浪漫唯美氣息代表的話。那么筆直挺拔、棱角分明、飽經風雨、巍然屹立的碉樓,則是丹巴陽剛之美的代表。
相傳,很久以前,丹巴乃至嘉絨地區(qū)是一處廣漠的原野,花草茂盛,萬物生長。盤古王開天地,茫茫的荒野劈成重重峻山,疊疊溝峽。變更的地貌使散落的先民們在林邊山腳修棚屋,艱難地生活。災荒饑餓,密林人稀,被擠壓在荒野的妖魔即刻興風作浪,眼看國要滅亡,國王即刻召集大臣和匠人商議對策。當時一位工匠提出修座四角形的獨碉房,能抵擋妖魔的搶劫。從此,國王下令動員寨民修筑石碉。為了有效地懲治妖魔,對付部落間的戰(zhàn)爭,匠人們修碉技術日漸高超,石碉越修越高并增設了射擊孔、瞭望孔。日后,戰(zhàn)爭基本平息,人民安居樂業(yè)。碉的發(fā)展,使國富民安,國王十分滿意,下詔書命令凡是生下男孩的家庭必須修座碉。
若要拋開傳說去探尋這些碉樓的用途,大概可從大小金川之戰(zhàn)中略知一二。清朝時期,大小金川的土司與清廷生產矛盾,以致兵戎相見。清廷多次用兵失敗,原因就在于金川地區(qū)的碉樓堅如磐石,無法攻入。后來清朝政府終于下決心在北京的西山建了很多類似的碉樓,日日訓練兵丁攻克此樓,最后終于平定了大小金川。據(jù)說“乾隆打金川”回京時,清軍帶走嘉絨青年,安置在北京香山一帶,修筑古碉,現(xiàn)今北京香山有古碉遺址,一些年長居民會唱嘉絨山歌,只不過唱詞已帶京劇腔調了。久而久之,這些金川人竟忘記自己原來所屬族,以至解放后,有人以為他們是苗族。后來經過學者考證,才知他們講的是嘉絨語,隨著他們的真實身份被發(fā)現(xiàn),我們才知道有這么一段古老的歷史。
丹巴,無論在深山峽溝,還是在田間林園,藏房路口隨處可見高大的古碉以及殘垣斷墻的碉址遺跡,這一切蘊含著多么大的勞動量。殘酷的年代,先民們赤腳背石,手抓繩索,一石一泥,一檁一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點點背上去,一寸寸砌起來。這樣可敬的古碉,它的每一個角、每一塊石頭、每一鏟泥巴,都是先民們用汗水所鑄,同時也寫下了藏民建筑史上光輝的歷史。
丹巴人擅長修筑石城,他們不用斧鑿,也不用錘鉆,僅憑一雙手、一只筐,就能將大小方圓毫無規(guī)則的亂石堆砌成高低不一、似塔碉樓。這些石碉遠看像工廠的煙囪,直指青天;近看如古老的烽火臺,宏偉凝重。據(jù)甘孜州級非遺石砌傳承人其米巴丹介紹:丹巴的碉多數(shù)為四方形或六角形,有少數(shù)八角形的,被稱為“八角碉”,一般高約十幾米,有的甚至達二三十米,有四五層以上。底層是畜圈,二層是雜物間,三層為火塘和儲藏室,四層是臥室,并留有平臺晾曬糧食、衣物,五層為客房和經堂,樓面打糧食。其米巴丹表示,高碉與民居的淵源關系上,是一脈相承的。就建筑技術而言,民居與碉均為石木結構,其墻的砌筑方法是一致的,都是使用天然石料和土,進行人工砌筑。先挖掘取表土至堅硬的深土層,俗稱“基腳”,基腳平整后便開始放線砌筑基礎,基礎一般采用“筏式”基礎,即整個基腳下大石塊,然后加添粘土和小石,使基礎形成一個整體,以避免地基的不均勻深陷和增大地基的承載力?;_的寬容和基礎的厚度,視其所建高碉的大小和高度而定。其建筑墻體用的材料全部取自當?shù)氐奶烊皇瘔K和粘土,木料亦砍伐自當?shù)馗浇纳搅?。修建高碉時,砌筑工匠僅依內架砌反手墻,全憑經驗逐級收分。在砌筑過程中,一般砌至高度在1.40—1.60米左右,即要進行一次找平,然后用木梁平鋪作墻筋,以增加墻體橫向的拉結力,避免墻體出現(xiàn)裂痕。在墻體的交角處,特別注意交角處石塊的安放,這些石塊,既厚重,又碩長,俗稱“過江石”,以充分保證墻體石塊之間的咬合與疊壓程度。在砌筑過程中,同時還要注意墻體外平面的平整度和內外石塊的錯位,禁忌上下左右石塊之間對縫。細微空隙處,則用粘土和小石塊填充,做到滿泥滿銜。砌筑工匠所使用的工具十分簡單,一是一把頭為圓、另一頭似鍥的鐵錘,二是牛的扇子骨或木板制作的一對撮泥板。就憑如此簡單的工具,憑著靈巧的雙手和智慧,用天然石塊和粘土砌筑高大的建筑;反手砌,充分體現(xiàn)了嘉絨藏族工匠千百年來所練就的絕技。一般男子,從少年時期就開始學習砌石技藝,技藝高超者則專門以此為業(yè),成為掌墨師,專門負責放線和砌筑墻角,以把質量關。其米巴丹開始學習砌石技藝,29歲掌墨,68歲成為非遺傳承人。
過去甘孜州從丹巴到折多山之間的公路沿途都有碉樓,本應成為今日旅游佳點。然而現(xiàn)在一路走過去,早已不見古老的碉樓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富裕起來的嘉絨農民新蓋的色彩鮮艷而又風格獨特的住房。人們一直都在討論保留傳統(tǒng)的重要性,然而,如何在保留傳統(tǒng)與加速涉藏地區(qū)的現(xiàn)代化發(fā)展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才是值得關注、思考并努力尋求答案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