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2年04月22日
◎阿西
童年記憶中,巴塘方言藏語稱為“絨塔”的手磨石,是我最難忘的。
小時候,生活艱苦,糧食十分有限。為了省錢,麥子、青稞、蕎麥不用拿到兩三里之外水磨坊,家家戶戶都備有“絨塔”,三五斤的雜糧在自己家里就能碾磨。每家每戶都鏨刻絨塔,隨時可以用。
現(xiàn)在每每回老家,路過久違的老房舊址,就會不自禁地停下來屏息靜聽,仿佛能聽見低沉的隆隆之聲,像隱忍欲發(fā)的雷鳴,像老人深沉的嘆息。行色匆匆的我,如一位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跋涉者,尋覓著當(dāng)年阿爸背著我走過的小路。凝望著眼前既熟悉又陌生、既快樂而又辛酸的老房舊址,童年時代家里“絨塔”上的磨盤沉沉地轉(zhuǎn)著,炒好的青稞、蕎子簌簌地陷入石磨孔中,石磨盤輕輕轉(zhuǎn)動,響起“格——日日、格——日日”的聲音,白燦燦的細粉灑落到木槽里的情景便浮現(xiàn)在眼前。
絨塔的呼喚聲時時在遙遠的地方響起,童年的記憶跟隨著厚重的碾盤漸漸清晰?!敖q塔”是石磨的一種,是原始的以掌力轉(zhuǎn)動磨盤碾磨糧食的工具,和一般的石磨一樣,分為上磨盤和下磨盤。上磨盤的中間鑿有碗口大的圓形石槽,石槽的邊角鑿有一個穿底的小孔。石磨盤的外圈邊緣,有一個沒有穿底的洞,上有木制手柄。絨塔就安裝在木槽里面,由約兩米長的大圓木鑿空而成,呈U形,用來放磨盤,兼盛磨粉。木槽中間安裝兩根木條,上下磨盤重疊起來,固定在兩根木條上。為便于操作,人們把木槽放在兩個木制三角架上,方便站在傍邊用手抓住手柄。磨面時,手臂的力量向反時針方向轉(zhuǎn)動,右手抓著手柄轉(zhuǎn)磨盤的同時,左手用小碗把糧食一碗一碗地倒入磨盤中間的石槽內(nèi),中途無需停下,就能把一木盆的糧食碾磨完。
父母就是用絨塔磨出來的糌粑和蕎面,把我們五兄妹拉扯大的。一年四季,阿媽白天上工勞動,早晚還要不停的轉(zhuǎn)動絨塔磨糌粑,磨蕎面,日子長了,她能在十幾分鐘內(nèi)磨完五、六斤,而且磨得非常精細。雖然很辛苦,但她總是說:“絨塔不閑肚不空,很多人想磨還沒有糧食可磨啊!”她覺得碾磨糧食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這種沒有奢望,平淡寧靜的生活態(tài)度是阿媽留給我最好的精神財富。
上小學(xué)的時候,阿媽開始教我轉(zhuǎn)絨塔磨糧食。因為我個子太矮,無法操作,阿媽就在木槽邊放一個四方形的大木樁,讓我站在上面轉(zhuǎn)絨塔。為了能轉(zhuǎn)動手磨石,我吃盡了苦頭,小手上的水泡長了破,破了長,直到變成老繭。每天放學(xué)后,家里要磨的炒青稞、炒蕎子就成了我的“課外作業(yè)”,盡管我有一萬個不情愿,但我還得努力去完成。每次磨完后,就覺得終于解放了,那種被釋放的感覺,真的無法用語言來表達。
日子,在絨塔的旋轉(zhuǎn)里一天天艱難地向前走著。我到縣城上初中,再也不用去轉(zhuǎn)笨重的絨塔了。后來村里有了電,有了磨面機,家里的絨塔也沒有閑置,修新房時,它成了家里撐起柱子的奠基石。絨塔在時代的進步中被淘汰,它的衍生、發(fā)展和變遷也在忙碌的生活中被存封于記憶深處。但是,盡管四十多年過去了,那“格——日日、格——日日”的碾磨聲還是會常常在我耳邊響起,
絨塔印證著藏族人民的勞作之光,也是涉藏地區(qū)鄉(xiāng)村文明的象征。沉重的磨盤訴說著先哲的智慧和艱辛,它源起于何年何月,無人知曉,無處查考,只聽說爺爺?shù)臓敔敵錾熬陀辛?。曾?jīng)手轉(zhuǎn)絨塔的情景,雖然已經(jīng)成為過去,但在記憶中永不退色。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