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9年07月31日
◎本網(wǎng)記者 宋志勇
這里是歷史的見證,這里是22勇士不顧被子彈打中,不顧被鐵鏈燙傷,勇敢地沖過瀘定橋,為革命勝利寫下了輝煌的一筆,這是歷史的轉(zhuǎn)折點,也是中國革命歷史性的突破。
7月28日,來自百家中省媒體到我州開展的“記者再走長征路”主題采訪活動正式開始,本報記者跟隨采訪“大部隊”追尋紅軍先輩足跡,親身體會革命先輩所經(jīng)歷的艱難歲月,重溫這段讓世界人民都為之贊嘆的紅軍飛奪瀘定橋歷史。
回憶 紅軍飛奪瀘定橋
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紅軍向天險大渡河挺進。大渡河水流湍急,兩岸都是高山峻嶺,只有一座鐵索橋可以通過。這座鐵索橋,就是紅軍北上必須奪取的瀘定橋。
國民黨反動派早就派了兩個團防守瀘定橋,阻攔紅軍北上;后來又調(diào)了兩個旅趕去增援,妄想把我紅軍消滅在橋頭上。我軍早就看穿了敵人的詭計。28日早上,紅四團接到上級命令:“29日早晨奪下瀘定橋!”時間只剩下20多個小時了,紅四團離瀘定橋還有240里。敵人兩個旅的援兵正在對岸向瀘定橋行進。搶在敵人前頭,是我軍戰(zhàn)勝敵人的關(guān)鍵。
在記者心中,這段革命歷史,既是五次反圍剿的轉(zhuǎn)折,又是抗日力量的儲備。1921年中國共產(chǎn)黨的成立,就以推翻三座大山、推翻蔣家王朝,建立人民擁戴的新中國為主旋律,將革命的火種傳播到祖國的大江南北,不僅與民族地區(qū)的老百姓建立了深厚感情,也為解放全中國打下了堅實基礎(chǔ)。
講述 經(jīng)歷戰(zhàn)斗的22勇士
按照中央決定,紅四團是負責紅軍飛奪瀘定橋的主攻部隊。部隊為盡快占領(lǐng)瀘定橋,他們翻山越嶺,沿路多次擊潰好幾股阻擊的敵人,到28日傍晚9時,卻離瀘定橋還有110里。這時,天空下起了雨,戰(zhàn)士們顧不上一整天忍饑挨餓,且又被雨水淋透的艱難境況,仍然為戰(zhàn)勝敵人、完成破敵任務(wù),在漆黑的夜里,踩著泥水繼續(xù)前進,終于在29日清晨趕到了瀘定橋,同時把敵人增援的兩個旅拋在腦后。
這天,紅四團先于敵人增援部隊到達瀘定橋,此時,敵人已將瀘定橋橋面木板拆光,守城的兩個團的敵人早已在城墻和山坡上筑好工事,憑著天險,瘋狂地向紅軍喊叫:“來吧,看你們飛過來吧!”
為打消敵人的囂張氣焰,紅四團接到總攻命令后,團長和政委親自上陣指揮戰(zhàn)斗。當號手們吹響沖鋒號的一剎間,我軍所有武器一齊開火,槍炮聲、喊殺聲霎時間震動山谷。擔任突擊隊的二連的22位英雄立刻拿著短槍,背著馬刀,帶著手榴彈,冒著敵人密集的槍彈,攀著鐵鏈向?qū)Π稕_去。緊跟其后的三連戰(zhàn)士們除了武器,每人帶一塊木板,一邊前進一邊鋪橋。
當再次聆聽到“同志們!為了黨的事業(yè),為了最后的勝利,沖呀!”的命令時,記者渾身熱血沸騰。作為媒體人,要向英雄們學習,以紅軍戰(zhàn)士為榜樣,學習他們聽黨指揮、不怕犧牲、敢打敢拼的大無畏精神,講述好甘孜故事,傳遞好甘孜聲音。
陳列 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館
2005年建成的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館占地1600平方米,建筑面積3449平方米,地下一層,地面局部三層,主展廳分布在一、二樓。展區(qū)共分5個單元,其中,第一單元為戰(zhàn)略轉(zhuǎn)移,突重圍長征路上現(xiàn)曙光;第二單元為搶險飛奪,瀘定橋上譜寫英雄史詩;第三單元為傳播火種,在瀘定顯紅軍英雄本色;第四單元為北上征程,艱苦卓絕誓做抗日先鋒;第五單元為瀘定歷史文化廳。以紅軍長征為主線,以飛奪瀘定橋為重點,綜合利用了聲、光、電等現(xiàn)代技術(shù),較為全面展示了紅軍飛奪瀘定橋的驚、險、奇、絕和對中國革命所產(chǎn)生的重大意義。館內(nèi)共計收藏、展示各類歷史文物、圖片、資料等400余件。
參觀該館后,記者深感紅軍長征時的歷經(jīng)艱難困苦。面對前有國民黨的守兵、后有國民黨的追兵的危險境地,中央紅軍決定,擺脫敵人,跳出敵人的包圍圈,最終北上抗日。緬懷革命先烈最好的方式,就是追尋初心、堅守恒心、激發(fā)信心,讓革命歷史照進現(xiàn)實,讓長征精神永遠傳承下去。
最新消息